服務熱線
021-54479081
021-54461587
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瘧疾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在蚊子中腸中常見的一種細菌進行基因改造,發(fā)現(xiàn)導致人患上瘧疾的瘧原蟲在攜帶這種轉基因細菌的蚊子體內(nèi)不能存活。這種被稱作成團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的細菌經(jīng)過基因改造后分泌對瘧原蟲有毒性的蛋白,但是這種毒素并不傷害蚊子或人。根據(jù)2012年7月16日發(fā)表在PNAS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這種轉基因細菌能夠有效地減少蚊子體內(nèi)寄生的瘧原蟲,而且有效率為98%。
論文通訊作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wèi)生學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教授Marcelo Jacobs-Lorena博士說,“在過去,我們努力開發(fā)轉基因蚊子來抵抗瘧疾,但是開發(fā)轉基因細菌是一種更為簡單的方法。這項研究的zui終目標就是*阻止蚊子傳播瘧原蟲來感染人類。”
Jacobs-Lorena說,“我們證實利用轉基因共生細菌來干擾蚊子體內(nèi)惡性瘧原蟲的生長。這些發(fā)現(xiàn)為利用轉基因共生細菌作為一種強大的工具來對抗瘧疾奠定基礎。
在這項研究中,Jacobs-Lorena和他的同事們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基因改造的成團泛菌菌株抑制zui為致命性的人瘧原蟲---即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和嚙齒類動物瘧原蟲---即伯氏鼠瘧原蟲(Plasmodium berghei)---生長。在攜帶這種轉基因細菌的蚊子體內(nèi),抑制率高達98%,而且攜帶瘧原蟲的蚊子比例下降高達84%。